返回
移动机器人避障传感器破局者:迈尔微视重构机器人感知边界
时间:2025-03-27
来源:
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
2025年3月20-23日,迈尔微视(MRDVS)作为上海海思合作伙伴,亮相AWE2025(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),并在上海海思展台展示了其最新发布的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S10。该产品基于dToF(直接飞行时间)技术,以远距离感知、抗强光干扰、多场景适配、RGB-D时空对齐为核心优势,助力移动机器人从室内到室外,从低速到高速的全场景智能化升级。
避障传感器技术瓶颈
1.感知距离受限:有效测距通常不足5米,且对低反射率障碍物(如黑色托盘、透明玻璃)检测能力弱,导致高位安装或高速移动(>2m/s)的移动机器人无法实现远距离预警避障;近距离(0~20cm)无法感知,导致移动机器人周边有盲区。
2.抗环境光干扰差:多数视觉方案在室外强光(>50kLux)或室内窗边斜射光场景下易出现深度数据失真,导致机器人误停障或避障延迟。
3.低矮障碍物识别能力不足:多数避障传感器仅能检测高于地面20cm以上的障碍物,无法识别叉车叉臂等低矮物体。
4.多机协同干扰:多传感器并行工作时因激光波长重叠易造成误触发,导致高密度仓储场景中多AGV集群避障失效。
S10避障传感器:重新定义移动机器人感知边界
基于对物流仓储、工业制造等场景的深度洞察,迈尔微视精准定位行业技术瓶颈,推出革新性产品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S10,该产品以“远距-抗扰-协同”等特性,将成为移动机器人从室内向室外,从低速到高速场景扩展过程中,感知能力提升的首选解决方案。
1.dToF技术突破
远距离抗干扰感知:S10基于dToF技术实现18米远距离探测,在室外强光(100kLux)环境下仍可稳定输出深度数据,提升无人叉车、割草机、室外巡检机器人等设备的避障能力。
近距离无盲区:S10基于dToF技术,在30cm以内的区域依然能够实现较高精度(+/-5cm)的感知,保障移动机器人周边感知无盲区。
高密度点云输出:每秒生成超57.6万个有效点,精准识别低矮物体,为复杂场景下的导航与避障提供高分辨率数据基础。
2.全场景适应性设计
IP67防护与抗环境干扰:适应室外环境,保障仓储物流、港口巡检等场景的长期稳定运行。
多机协同优化:通过设计优化,降低多传感器干扰,支持高密度仓储场景下多AGV/AMR协同作业。
3.多模态感知融合
RGB-D时空对齐:通过空间对齐与时间同步技术,确保RGB图像与深度信息的一致性,为三维重建、语义分割等任务提供高质量输入,提升机器人对动态场景的解析能力。
语义感知扩展:通过融合高精度点云与RGB数据,实现障碍物类型的精准识别(如人员、货架、托盘等),联动避障算法动态选择绕行、减速或停障策略。
4.算法与功能集成
内置避障算法与I/O接口:直接输出减速/停车信号,降低机器人系统集成复杂度,实现从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的毫秒级响应。
高精度安全防护:基于高精度深度数据,划分安全防护区域,采用语义识别算法,检测人员闯入叉车作业区、堆垛机运行路径等危险区域,也可拓展应用于门禁安防、客流统计、姿势识别等领域。
作为移动机器人3D视觉解决方案领先提供商,迈尔微视(MRDVS)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打磨3D视觉感知技术,持续为移动机器人提供定位导航、自主避障、高精度对接、抓取引导、库位检测和体积测量等3D视觉+AI解决方案,至今已销售数万套3D视觉传感器,助力行业伙伴快速实现产品技术迭代。
标签:
新品速递
越疆科技于日本名古屋首发新品,人形机器人全球量产交付
时间:2025-07-01
破局大负载协作!行业最快30kg大负载协作机器人,来了!
时间:2025-06-27
MiR250 自主移动机器人,以成熟技术驱动全球物流革新
时间:2025-06-27
泰坦智能 | 无线智能充电机,创造人机协作新可能!
时间:2025-06-27
NDC 6.0 系统发布:开启 AGV 与 AMR 智能集成新未来---新一代 API 生态系统驱动 AGV/AMR 集成效率与安全性双升级
时间:2025-06-25
中国移动机器人(AGV/AMR)产业联盟
顶部